天津家教网
 加入收藏
 设为首页
 联系我们
首页 | 会员注册 | 学生信息库 | 老师信息库 | 教育资讯 | 分类信息 | 服务中心| 天津地图 | 天津公交 | 教育论坛 | 中小学生论坛
※ 栏目分类
关于家教
怎样做父母
学习指导
教育常识
成功案例
培训班信息
怎样做父母
 当前位置:首页→ 特色栏目→ 怎样做父母→ 如何树立父母的威信

如何树立父母的威信


天津家教网 责任编辑:master 发布时间:2006-8-17 来源:不详

  “现在的孩子真是越大越难管教了,你说一句,他顶你两句,好像还是他有理”“可不,现在在孩子面前很难树立家长的威信,我有时管管他,他还说,这个你不懂。听了真让人生气……”从这两位家长的烦恼中,可以透视出大多家长的烦恼。我们不仿从父母自身找一下原因。看看哪些不正确的威信会得到适得其反的效果。见父母不正确的七种威信1?7。 

  我们征询了几位家长的观点,同时也希望您把自己的观点告诉大家。  

  观点(一)  

  知已知彼才能保证教育产生威信 

  我觉得家长的威信应该是建立在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基础上的。如果父母的教育方法总是不能改善孩子的行为,那么就谈不上有什么威信。对我女儿,我用游戏方法来对待她,每次都奏效。当然对大一点的孩子不能用这样的方法,但只要多了解孩子,抓住孩子的心理进行教育,就能更多地获得成功。 

  观点(二) 

  树立威信,家长必须说到做到  

  威信就是让孩子对家长产生一种信任感,这不是靠说教或者是打骂的方式能建立的,父母言而有信才是最重要的。我儿子虽然只有3岁多,但我还是恪守“言必信,行必果”的原则。这样就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是说到做到的,从而能够自觉地听从父母的指令,接受对他的要求。  

  观点(三)

  严与爱结合最能树立真正的威信  

  我平时对女儿管得很严,哪怕是一点儿小错误也不轻易放过,但每次做过批评之后,我都想办法去安抚她,开导她,使她感受到父母是爱她的,而不会产生对父母的畏惧、抵抗心理。我认为这种严与爱相结合的教育,最能建立真正的威信。  

  观点(四)  

  以身作则是建立威信的关键  

  古话说:“其身正,不令而行,其身不正,虽令不从。”如果要让父母对孩子产生威信,首先父母自己要做得好。比如,要纠正孩子乱扔垃圾的坏习惯,你光靠一遍遍地说还不行,还要做给孩子看,孩子看到父母的行为自然会模仿,同时也就比较容易接受父母的要求了。想想,如果父母自己都做不到的事情却要求孩子去做,孩子怎么会来听你的?身教胜于言教,要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,家长必须以身作则,作出榜样。  

  观点(五)  

  教育一致是树立威信的重要条件  

  我觉得教育一致,统一要求也是建立威信的重要条件,不仅父母两人之间的要求要尽可能统一,而且父母的前后教育都要一致,要善于控制自己的言行,不能一会儿高兴起来随便地逗笑孩子,一会儿心情不好又任意地打骂孩子。  

  观点(六)  

  少而精的管教有助树立威信  

  说实话,在家里孩子是我管得多,但威信却是他爸爸更高。究其原因,我想可能是我管得太多,管得太琐碎,事无巨细都免不了唠叨几句,这样孩子容易产生厌烦心理,反而不来听你的。而他爸爸平时很少说他,但都抓住一些主要的东西一管到底,这样反而更有效。看来要树立威信,还要管得少而精。  

  观点(七)  

  民主性管教是现代父母的威信所在  

  我认为家长的威信并不一定是传统意义上的孩子对家长的绝对服从,或是家长对孩子的支配地位,而是在平等交往的基础上使孩子对父母产生一种尊重信赖的感情,从而与父母建立一种积极配合的亲密关系。要做到这点,首先就要理解、信任孩子,尽可能地尊重孩子自己的选择和尝试,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帮助,不能怕孩子犯错误而强制孩子按大人的意愿行事。另外,家长还不能太在乎自己的“权威”和“面子”。每个人都有可能做错事,孩子不对时应该批评教育,自己做错时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,这样民主、平等地对待孩子,反而会使孩子更加信任你,尊重你,更愿意与你交流沟通。我觉得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威信,而孩子越大,越需要这一点。  

  观点(八)  

  父母不正确的七种“威信”  

  1.高压的威信。父母经常发脾气,施暴力,吓倒孩子。  

  2.疏远的威信。父母不接近子女,不与子女交流思想,不让子女了解家长的兴趣、爱好。  

  3.宠爱的威信。父母对子女姑息迁就,有求必应。  

  4.摆架子的威信。父母好为人师,自以为是,自高自大。  

  5.炫耀的威信。父母总喜欢在孩子面前津津乐道荣耀家史和自己以往的成就,不向孩提出奋斗目标。  

  6.说教的威信。父母总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,摆出一副说教者的姿态。  

  7.诱惑的威信。父母总是用各种奖赏为抬高自己的地位,用小恩小惠收买孩子的心。


[关闭窗口]
关于我们 | 建议投诉 | 免责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各高校认证处 | 联系我们 | 隐私保护 | 友情合作

版权所有:天津博学家教网 @ WWW.TGJJW.COM

Copyright © 2005-2009 www.tgjjw.com , All Rights Reserved

津ICP备 0501335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