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家教网
 加入收藏
 设为首页
 联系我们
首页 | 会员注册 | 学生信息库 | 老师信息库 | 教育教学 | 分类信息 | 服务中心| 天津地图 | 天津公交 | 教育论坛 | 中小学生论坛
你的位置:首页 >> 教育资讯 >> 心理健康 >>  心理失衡调节方法之疏泄法

心理失衡调节方法之疏泄法

天津家教网 http://www.tgjjw.com/ 加入日期:2006-8-14 阅读次数:

>       以上列举的是诗人的写作疏泄法,就是对于不善写作的普通人群,同样可以应用写作疏泄法疏泄心中的不快。投书告状者是之;写信、写留条倾诉者是之;记日记者是之……如同人们为纪念周总理所撰写的诗篇,正是个体宣泄心中情感的杰作。
    
       2.言语疏泄法
    
       言语疏泄法,是指运用哭、笑、骂、喊、谈、聊等语言以宣泄心中不快的方法。
    
       哭,古人曰:"有声有泪谓之哭,有声无泪谓之号,有泪无声谓之泣。"不论何种形式,哭是人体对不愉快情绪的正常反应和表现。有因近期的精神创伤不能忍受而哭者,亦有对既往痛苦体验不堪回首而哭者……不论何种哭,既是个体内心痛苦的流露,也是一精神发泄,郁闷和痛苦可以伴随哭而倾泄出来,因而哭后顿觉心里畅快,有"如释重负"之感。特别是痛哭一场,这种心理效应会更明显。
    
       从生理上讲,哭可以改善呼吸和循环,伴随全身肌肉的颤抖,大哭之后,机体可获得一种快感,特别是心胸憋闷、不适等症状会随着哭的宣泄而缓解。
    
       哭的同时伴有流泪,流泪可以促使应激状态下的机体产生一些化学物质,这些化学物质产生,利于体内化学物质的平衡,也利于健康。因此,在真正悲痛时,可以哭,有感必发时,一定要哭,而且要哭出声来。千万不要强制不哭,因为哭既是一种生理调节,也是心理发泄的需要,是一种心身自我保护的措施。而俗话说"男儿有泪不轻弹"是不利于健康的,不论是男人与女人,成人与小孩,该哭则哭,决不要把悲愤强忍在肚里。当然,一个人若是经常哭泣,一方面说明他(她)有尚未排解的内心痛苦,另一方面对健康亦没好处。因此,遇到难以忍受的悲愤时,要选择自己的疏泄方式,不要一味地哭,也就是说,哭虽然是一种宣泄痛苦的方法,但不是惟一的方法,故哭也要辩证而哭,因人而异,因事而异。
    
       谈与聊疏泄法是指通过谈话聊天的方式进行宣泄。"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"如何对待人生的不测风云、旦夕祸福,答案是畅所欲言,理智的倾诉。当你遇到不顺心和烦恼的事后,不可把痛苦埋藏在心底,而是将这些烦恼倾诉给你所信赖的人、头脑冷静的人,包括你的父母、领导、丈夫、妻子、挚友、老师、同事等等。作为一名亲友、同事或医生,谈心聊天时,要以同情心、耐心、不失人情地以情胜情,使患者达到理明心治。
    
       自言白语疏泄,亦称自我谈话法,也是一种消除紧张的有效方法。当一个人坐在某处旁若无人地自言自语或是大喊数声时,人们总觉得这个人发"神经病",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而误导了很多人不用这种健康的调节方法。其实,自我交谈也可以发泄心中的不满、郁闷、愤怒、悲伤等不良情绪,它有助于消除紧张,恢复心理平衡。当你思虑重重时,找个僻静的地方听听自己的谈话,把自我担心和忧虑的事情讲出来,把压在心头上的痛苦讲出来,从而达到心理平衡。德国的心理学家研究认为,自言自语有以下作用:一是自己的音调有一种使自己镇静的作用,有一种安全感和人际接触的感受;二是可以终止思虑,终止混乱的、苦思冥想的内心对话;三是可以冷静地澄清一些矛盾和冲突,利于自我解决,避免矛盾激化。生活中,面对各种不良心境的困扰,你又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时,可以选择此法,也不无裨益。
    
       喊叫疏泄法,是指激情难以控制,不能冷静宣泄时,采取的一种无损于他(她)人的不太文雅的宣泄方法,发脾气就是其中的一种。实在不会发脾气时,自感自叫几声也无妨,这样也能起到宣泄作用,个体也会感到舒畅一些。
    
       言语疏泄法包括了哭的疏泄、聊天疏泄、谈心疏泄、自言自语疏泄、喊叫疏泄等法,实践中应用时,要确记疏泄应合理、适度,要有宣有收,一味地做下去,反而适

此文章共有31 2 3

责任编辑:admin 作者:不详 来源:不详
关闭窗口

相关链接
·孩子遇到测验、考试就特别紧张,怎么办?
·“心理疲劳”正悄悄袭来
·网名过多影响心理健康
·如何对待青少年的行为问题
·中学生自卑心理的调适
·克服自我中心意识
·远离心理障碍十八字诀
·健康心理的六大特征

发表评论
共有评论查看评论
姓名:


■最近更新
■推荐新闻
关于我们 | 建议投诉 | 免责声明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地图 | 各高校认证处 | 联系我们 | 隐私保护 | 友情合作

版权所有:天津博学家教网 @ WWW.TGJJW.COM

Copyright @ 2004-2008 www.tgjjw.com , All Rights Reserved

津ICP备 05013357号